发布时间: 2016-08-19 发布来源:
丝绸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考虑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保护实验室在丝织品文物保护中的技术优势,“文化遗产科学与工程论坛”第四讲邀请到来自丝绸故乡——苏州的王国和教授为广大师生介绍“中国丝绸及其加工技术”。
2011年5月30日下午,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王国和教授做客“文化遗产科学与工程论坛”介绍“中国丝绸及其加工技术”,龚德才教授、秦颍副教授、黄文川副教授以及文物保护实验室全体研究生在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学术报告厅聆听了此次报告。
中国是家蚕丝的发源地,养蚕、缫丝是我国古代在纤维利用上最重要的成就。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发明丝绸织造以及朱砂染色技术,此后随着织机的不断改进,印染技术的不断提高,丝织品种日益丰富,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染织工艺体系,使我国古代的丝绸染织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王国和教授详细介绍了丝绸加工工艺的全过程,并着重介绍了丝织物的各种织物组织结构。
讲座开始前,王国和教授为文物保护实验室提供的出土纺织物的样品进行了鉴别。讲座结束后,实验室研究生还就丝绸的加工技术以及织物组织结构判别中的问题同王国和教授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