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乐平研究员讲述“上山文化”

发布时间: 2019-03-26 发布来源: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应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邀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乐平研究员于321日下午,在南平105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上山文化和早期村落探源”的精彩报告。

讲座开始,蒋乐平研究员简要介绍了上山文化的概念。上山文化分布在以浙江省最大盆地——金衢盆地为中心的钱塘江、灵江上游的河谷地带。遗址位置的海拔约40米至100多米,多分布于平原边缘的山前台地,也可延伸至边缘小盆地的中心地带。上山文化的主要内涵有四点:1、独特器物群;2、距今10000年的年代测定;3、稻遗存的普遍发现:作为陶器的羼和料、炭化米和小穗轴、植硅体、稻作工具;4、定居的聚落特征:排柱式房基、沟槽式环壕,灰坑数量接近中晚期新石器遗址。

接下来,蒋乐平研究员对四点内涵进行了详细解读。首先,介绍了器物中最为独特的大口盆。其次,讲述了上山文化的测年工作。测年数据共有两套,一套为夹炭陶的测年,另一套是植物遗存或小炭粒的测年数据,后者被认为更为可靠。测年数据显示上山文化早期可达距今11000年至9500年。于此,蒋乐平研究员也是慨叹科技带来卓识,先进的测年方法为考古研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证据。随后,蒋乐平研究员从不同形态的稻遗存、稻的驯化特征、稻作工具三个方面去论证山上文化遗址中,稻遗存发现非常普遍,且已经出现了明确的驯化特征,也就是说稻米已经成为古上山人的固定食物之一。最后,蒋乐平研究员介绍了新近发掘的9000年前的桥头环壕遗址,桥头环壕遗址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最早的环壕。环壕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上山文化完全定居的聚落形态。

结束部分,蒋乐平研究员提出了自己对于中国南方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发展模式的推测,即从洞穴走向“盆陵”、走向完全的定居,而稻作文化在其中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

蒋乐平研究员以其大量的田野工作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为支撑,给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报告。报告结束后,在座师生踊跃提问,蒋乐平研究员一一进行解答,现场讨论氛围十分浓厚。



蒋乐平,198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专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研究,主持发掘上山、跨湖桥等重要遗址,著有《跨湖桥文化研究》、《浦江上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