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教授解读中国传统科技思想

发布时间: 2019-12-17 发布来源: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1213日下午,厦门大学哲学系陈玲教授应邀为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传统科技思想研究”的精彩讲座。

陈玲教授首先引入了科学史的新问题领域这一概念。她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新的问题域会带来新的研究领域。陈教授提出,科学研究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秉持这样的方法论和价值观点,将会在已经成为定论的科学史描述中为进一步的研究增加新的对象和课题。科学史新问题域能够开拓研究者的视野,有利于我们审视、重读及深思历史,解释隐藏的科学思想精髓,更综合地考察和探究科学史的建构要素,从而打破科学史“内史”与“外史”的绝对界限。

接下来,陈玲教授介绍了中国古代文献的科学文化意蕴。陈教授以谱录类文献为例,展示了谱录类典籍中诸如机械设计、工艺技巧、制作加工、种植养殖等丰富的科学材料。她提出,要注重提取典籍中思想的精髓,揭示技术上蕴含的科学思想,另外还可以在数据分析中得到规律。她还以《云林石谱》、《茶经》等典籍为例,详细阐释了如何提取谱录类文献的科技含量,考究其中的文化品位,继承与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最后,陈玲教授以德化白瓷为案例,介绍了中国传统科技思想的几个视角。首先是历史研究,分析“中国白”这一经典名称的由来;其次,可以从地域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角度入手,探究材料科学与制作工艺;另外,科技文化的凝聚与辐射也是一个独特的视角,从地缘方面探究区域性与全国性的源流关系,从视角方面探究传统与新时代精神的结合,以及将我国传统的和平交流、和平发展与互惠双赢结合起来。

讲座结束后,陈玲教授与在座师生就谱录典籍的独特性、“中国白”的来历以及古代典籍的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交流,现场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陈玲,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导,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厦门市重点人才,福建省哲学学会理事,福建省人事人才研究会理事,福建省公务员考试专家库成员,厦门市筼筜书院学术顾问,厦门市鹭江讲坛报告人。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福建省社科重点项目、厦门市社科重点项目等课题10余项,出版《<唐会要>的科技思想》等专著,获得省级、市级、校级奖励等10余项。


摄影、撰稿:杨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