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口述科技史的研究工作,11月15日至16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技史杂志》编辑部、中国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在我校联合主办了“中国当代科学口述历史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所、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北京科技大学、湖南教育出版社、科学时报等18家研究所、高校和出版新闻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我校“口述校史”项目组全体成员以及校史馆、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部分师生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年前沿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之一,也是我国科技史界第一次针对口述史学的方法与实践所举行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执行主任胡化凯教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朱灿平秘书长致开幕辞。他说五十年前,中国科大的诞生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技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的第二年就成为全国重点高校。南迁合肥后,科大人没有沉沦,而是凭着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在艰苦的环境中开始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创业,使学校重新屹立于中国最著名的高校之列。中国科大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就值得认真回顾和总结,因此在筹办五十周年校庆之际,学校启动了校史编撰和口述校史研究项目。他说,口述历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国内学术界方兴未艾。中国科大口述历史的研究工作从无到有,几位青年教师带领研究生开辟了口述校史研究的新领域。近两年来,他们先后访谈了50余位年逾古稀的老校友和老领导,录制了近100个小时的录像资料。这些鲜活的口述史料是中国科大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他表示学校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口述校史工作,希望口述校史项目组师生在这次会议上积极与专家们学习交流,研讨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再接再厉,为科大的口述校史研究工作做出更好的成绩。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廖育群研究员在致辞中说,口述科技史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领域,受到国内外科技史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成为一个新的学术方向。中国当代科学口述历史研究现已成为研究中国当代科学发展历程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存史、资治和促进学术研究的一项重要资源。由于口述科技史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尽管已积累了大量的学术实践成果,但其学术规范、评价标准,以及以口述史为基础的学术性研究在理论上还有待深入的研讨。因此,我国科技史界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为国内热心致力于口述史研究的学者提供的一个交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他希望与会专家积极交流研讨,共同推进口述历史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在我国当代科技史的研究中得到全面发展和日臻成熟,并不断取得累累硕果。
简短的开幕式之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著名院史研究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专家樊洪业先生作了“关于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历史的思考”的主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先生作了“近年来的国内口述历史研究”的特邀报告。
本次会议分为 “口述历史问题”、“校史与口述历史”、“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历史”三个主题单元,共安排了21场学术报告。会议的特邀报告还有:当代中国研究所姚力研究员的“国史研究中的口述史工作综述”、美国口述历史教育家协会会员、温州大学副教授杨祥银博士的“当代欧美口述史学的发展趋势”和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张志辉副教授的“中国科大口述历史工作综述”。
会议的报告内容既有对口述历史工作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体会,又有关于口述历史研究方法和学术规范等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既有科技史界与近代史界、国史界学者的充分交流,又有专家与研究生的互动研讨。话题涉及口述科技史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学术规范、发展前景,以及口述历史与新闻访谈的差别、口述史料的可靠性及其学术价值等等。
此外,湖南教育出版社《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副主编聂乐和先生介绍了丛书的编撰出版情况,几位丛书的作者也介绍了自己在做口述历史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中国科技史杂志》副主编艾素珍研究员对该刊的“口述科技史”专栏刊发文稿的技术规范和文稿质量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会专家各抒己见,研讨气氛热烈,取得了很好的交流效果,并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最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黎研究员代表会议筹备组作了会议总结。她充分肯定了会议的研讨成果,赞扬会议的筹备组织工作,并感谢中国科大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以及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师生们为筹办会议所作的努力。她希望与会人员保持经常的联络与交流,以共同推进口述历史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在我国史学研究中的全面发展。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