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6-07-08 发布来源:
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有四千余年,被视为中国传统音乐的象征,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古琴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以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在我国民间曾经广泛存在,在读书人中更是家喻户晓。正因如此,古琴艺术才能历经千年而传承至今。
但古琴作为乐器本身,对绝大多数现代人来说却是陌生而神秘的,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古琴的音量过小,不适合音乐会演奏以及与其他乐器合奏,在打谱、制琴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大量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以期更好的传承古琴艺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于2010年开始对古琴的科学化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形成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4月1日晚7:30,在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龚德才教授的邀请下,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乐器改良专家金海鸥先生在东区学生活动中心五楼学术报告厅以“高山流水觅知音——聆听古琴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为广大科大学子介绍古琴文化及其现状。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魅力人文-兴业讲坛本年度的第二场,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执行主任石云里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会,科大及合肥其他高校师生、合肥各社会团体中对古琴有着浓厚兴趣的音乐爱好者等两百余观众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金海鸥先生从古琴发音的声学原理,揭示了古琴“余音绕梁三日”的音色奥秘,同时从传统古琴形制上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与科大师生进行了深入探讨。金海鸥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民族乐器的制作与改良工作,成功复原了双音编钟、春秋战国甬钟等诸多失传的古乐器,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次他带来了根据故宫所藏的千古名琴——九霄环佩改制而成的改良古琴,这是改良古琴首次在公共场合亮相。
讲座期间,还有来自苏州吴门琴院青年演奏家钱伟老师使用经过金海鸥先生改良的古琴与传统古琴进行对比演奏,既赏析了名家名曲,也对改良古琴与现代古琴之间的差别有了直观的感受。此外,金先生还通过赠送给我校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龚德才教授的编钟模型介绍了他在上个世纪末参与的,为迎接新千年的到来,根据2400年前曾侯乙编钟为原型制作的双音青铜编钟——中华和钟的发音原理,让观众领略了二千多年古人的智慧与情操。
报告结束后,我校师生还就古琴文化和改良古琴中感兴趣的问题与金海鸥先生进行了交流,不少同学还亲手弹拨了古琴、击打了编钟,现场感受了传统音乐的魅力。金海鸥先生的报告会,不仅广泛普及了古琴知识,让科大学子近距离接触了古琴,也是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巧妙融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据悉,就古琴科学化研究问题,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已与金海鸥先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古琴科学化研究将作为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近段时间的重大研究项目,整合全系力量,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吸纳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参与,申报国家级科研课题,联合进行科技攻关。